-
《中国金融》|郑杨:银行坚守长期主义信念的三种思维
文章|本文将刊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7期。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这些对其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坚守长期主义信念,不断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促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交出优异的新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2-03-28 -
监管引领、政策发力 北京地区小微金融服务良好开局“十四五”
2021年,北京银保监局认真落实银保监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引领北京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推动金融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政策协同发力完善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各项融资功能,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8 -
金融机构齐守“沪”:基础服务不下线,信贷支持再加大
导语: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基础服务“不停摆”。3月28日凌晨,上海启动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28日一早,沪市准时开盘,资本市场在疫情的挑战下实现了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2022-03-28 -
多家银行“试水”碳账户 专家:未来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
在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多家银行在碳账户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济宁银行、日照银行等多家银行“试水”碳账户。
发布时间:2022-03-28 -
惊人!银保监会严查 21家银行遭罚8760万 涉及这个领域违法违规
近期,银保监会严肃查处一批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数据质量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共21家银行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合计8760万元。
发布时间:2022-03-26 -
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运营近两年来累计审批涉及贷款金额近1500亿元
3月25日,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召开“首都银行业支持实体服务民生系列工作发布会普惠金融专场”,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首席代表殷骏介绍称,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运营近两年以来,累计审批通过贷款3.76万笔,涉及金额近1500亿元,首次贷款客户贷款笔数占比近45%,小微企业和个人借款人贷款笔数占比合计达到99.13%,基本实现了贷款服务中心设立之初确定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可获得性的目的,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2-03-26 -
“碳”寻个人账户 银行业碳金融创新提速
近期,包括中信银行(601998)、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探索推出个人碳账户,将客户各种消费行为的碳减排量换算为银行账户积分,从而换取一定权益,并以此为抓手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碳账户本质是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的价值评估,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同时,个人碳账户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场景的铺设与拓展,以及个人碳账户数据平台搭建等相关配套建设。(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2-03-25 -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中信银行房地产贷款拨贷比已超过6%
3月25日,中信银行(601998)举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表示,中信银行整体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有担险资产,一部分是非担险资产,担险及非担险资产规模均同比出现下降。
发布时间:2022-03-25 -
美的置业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220亿战略合作协议
3月25日,美的置业与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两份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120亿元《并购及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和100亿元《按揭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中国农业银行表示,将全力支持美的置业地产并购业务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5 -
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转嫁抵押评估费 多家银行被通报
3月24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邮储银行等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转嫁抵押评估费被点名。
发布时间:2022-03-24